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中华白海豚跃出水面可能是在做饭_豚跃三娘湾:带你观赏地球上最后一群年轻健康的中华白海豚(3)

2024-05-22 15:20 来源:网络

中华白海豚跃出水面可能是在做饭_豚跃三娘湾:带你观赏地球上最后一群年轻健康的中华白海豚(3)是非常多小伙伴都想了解的内容,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华白海豚跃出水面可能是在做饭_豚跃三娘湾:带你观赏地球上最后一群年轻健康的中华白海豚(3)相关信息,欢迎大家的分享收藏哟!

中华白海豚跃出水面可能是在做饭_豚跃三娘湾:带你观赏地球上最后一群年轻健康的中华白海豚(3)

豚跃三娘湾:带你观赏地球上最后一群年轻健康的中华白海豚(3)

吴世林撰文指出,他决心调动全社会力量,保护好地球上仅存的一群年轻健康的中华白海豚。钦州湾和北部湾的发展与自然保护必须实现双重目标,这也是他的终极追求。

——潘文石

篇章二:探索传奇

“石头的传说”

有一种关于三娘湾的动人故事流传至今,讲述了一个并不钟情天堂,却深深爱上三娘湾的美丽传说。远古时期,这片尚未被称为三娘湾的海湾,拥有金黄细软的沙滩、翠绿的山峦、香气四溢的野花以及生机盎然的鱼虾,景致优美、物产丰富,可惜人迹罕至,仅有三个苏、杨、李姓的青年男子在此共度时光,他们一同居住在一艘渔船上,共享一张网,住在同一舱室,亲如兄弟。每天黎明破晓,他们便出海捕鱼,一路歌声笑语不断,直到暮色降临才满载而归,生活平淡而幸福。

然而,这个宁静的生活被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打破。当天上午,三位仙子降临人间,被这片海湾的美景深深吸引,决定在这里定居。她们开始与三位青年男子一同出海捕鱼,共同劳作,日子久了,彼此产生了感情,最终结为三对恩爱夫妻。然而,玉帝起初并不同意这段姻缘,但在仙女们恳切的请求和他们坚定的爱情面前,玉帝最终允许他们在人间生活三年。期限过后必须返回天庭,否则将会受到惩罚。这对年轻的夫妇们答应了条件,从此开始了甜蜜的婚姻生活。

六人在一条船上居住不便,便在海边建造了房屋。丈夫每日出海捕鱼,妻子在家编织渔网,恩爱相守,生育子女,生活美满幸福。然而,三年后,当期限临近,三个小伙子不愿离开妻儿,仙女们也选择违背天命留在人间。面对仙女们的决定,玉帝震怒,命令海龙王在海上激起惊涛骇浪,企图迫使他们回天。尽管三位青年尽力抵抗,但最终渔船仍然被巨浪颠覆,三人不幸罹难。得知噩耗的三位仙女坚守岸边,顶着风暴,数日不吃不喝不眠,痛哭流涕,直至最终化身为三块花岗岩,矗立在沙滩上,即今天的“三婆石”或称“三娘石”。自此,三娘湾的名字诞生,并因其神秘的传说和特殊的石头吸引了众多居民前来定居,渐渐形成了一座百家姓聚集的渔村。

在三娘湾,带有灵性的石头比比皆是,天涯石、双石、定风珠、风流石、母猪石、石狗等,每一颗石头背后都有当地人能讲述一段奇妙的故事。

2. “自然保护区的奥秘”

中华白海豚曾是常见的海洋生物,我国沿海设立了厦门和珠江口两个国家级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然而,随着海洋环境恶化,如今这两个保护区已经很少能看到白海豚的身影。那么为何并非保护区的三娘湾反而成为了白海豚聚集之地呢?这个问题引起了潘文石的深入探究。

海豚有一个习性,它们不喜欢游向深海,通常不会进入水深超过10米的地方。这是因为海豚喜欢咸淡水交融的环境,过高或过低的盐度都不适宜它们生存。观察到海豚跃出水面的地带,一般水深都不会超过10米,意味着海豚仅限于沿海浅海区域生活。它们不像鲸鱼那样长途跋涉,而是局限在近海范围内迁移和交流。

早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三娘湾、钦州湾以及合浦、北海、防城港等海域都是海豚的乐园,那时仍可见海豚矫健的身影。钦州港海域、茅尾海乃至犀牛脚渔港附近的钦江沿线,都能见到海豚伴随渔船活动。不过近年来,这些地方鲜少再有海豚出现。直到2004年,还能在三娘湾海滩附近目睹海豚在海上跃动,尤其是靠近乌雷村委的大庙墩海域最为频繁,但现在那里也变得稀有罕见。白海豚现已主要集中在三娘湾东侧大风江口附近的黑水鼓海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从地理位置来看,三娘湾位于北海港与钦州港之间。北海、合浦自古以来已是港口城市,钦州港近二十年来的建设速度如火如荼,伴随着港口、建设、工业和人类活动的增加,自然而然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处在两大港口之间的三娘湾海域为何能免受其害,成为白海豚栖息的乐土?这种现象是偶然还是必然?两侧的污水是否有可能汇集至此?这片海域能否成为海豚的安全避风港呢?这些问题一直在潘教授脑海中挥之不去。

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地形图

为了寻求答案,潘教授来到了三娘湾最东部的沙督岛进行实地考察。沙督虽名为岛,实则是一条横卧在大风江口右侧的大沙坝。正值退潮时分,沙督岛仿佛一条巨龙横亘在海面上,金色的身体在秋日阳光下时隐时现,蜿蜒曲折,望不到尽头。渔民告知这位初次登岛的老教授,这条沙坝长约十公里,宽处可达五公里,狭处亦有一两公里,当地人常常埋怨它阻碍了渔船出入,船只欲从犀牛脚渔港前往北海需绕行很长一段距离,极为不便。然而站在沙坝上的潘教授却有了别样的感悟。他的思绪如同直升飞机般从高空俯瞰这片蔚蓝大海,欣喜地发现东边这片金黄色的沙坝一直延伸入海,而西边三墩公路也直指深海,犹如三娘的两只柔软手臂,将来自北海港和钦州港的垃圾和污水挡在了三娘湾海域的两端,使其成为一片安全的避风港湾,正如同三娘温暖的怀抱。此刻,潘教授终于明白为何海豚会选择在三娘湾海域,尤其是大风江口一带繁衍生息。这个地方正是他多年来苦寻的那个白海豚的自然庇护所。

“自然庇护所”的概念最早由潘教授在秦岭研究大熊猫的过程中提出。1988年,他在秦岭中段南坡海拔1350米的高度线上发现,此处恰好是“森林生态系统”与“山区农业生态系统”的分界点。由于山区农业开发大多在该高度线下进行,他提出了1350米以上的广大中高山区是包括大熊猫在内的多种野生动物的“自然庇护所”。

直至2002年前,北部湾白海豚的活动范围曾广泛分布于廉州湾、大风江口及钦州湾等海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白海豚的活动逐渐集中到大风江口至三娘湾海域,钦州湾和廉州湾的白海豚数量日益减少。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三娘湾海域已成为中华白海豚的自然庇护所。

确定海豚自然庇护所的存在,是潘教授研究团队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

这一成就源于他们对拥有1998平方公里面积的大风江流域自然历史以及人类社会背景长达十年的科学考察,以及对三娘湾海域生态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

(摘自《钦州的白海豚》)成群的黄鱼在天空中飞翔。

北部湾中华白海豚的自然庇护所,东至大风江,西抵金鼓江的三墩沙,北从海岸线向南延伸至10米深度线,海域总面积约为350平方公里。潘教授认为,这片海域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白海豚的自然庇护所,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特殊的地貌屏障。这个自然庇护所得益于这片海域拥有的两条天然屏障:一条是三墩路,另一条则是位于大风江口湾外的沙督岛。

2. 相对稳定的湿热气候。北部湾地处北热带与亚热带交界地带,而三娘湾-大风江口区域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3. 较少的陆源污染。根据对影响水质健康的溶解氧含量、pH值、重金属含量等相关指标的分析,潘文石得出结论,整个北部湾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总体水平较低。从综合污染指数看,廉州湾为5.54,钦州湾为4.62,两者均属于中等偏低的污染水平。而大风江口至三娘湾一带的综合污染指数仅为1.11,属于轻度污染。这就有力地揭示了为何白海豚偏好在这片海域活动的原因。从综合生态风险指数来看,低于150则视为低潜在生态风险区域。目前廉州湾的风险指数为88.18,钦州湾为60.63,均处于中度风险至低风险区间;而大风江口至三娘湾海域的风险指数仅为25.89,表明当前不存在生态风险问题。

4. 稳定、健康、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大风江口至三娘湾海域养育着种类繁多的生物物种,其中包括

关于中华白海豚跃出水面可能是在做饭_豚跃三娘湾:带你观赏地球上最后一群年轻健康的中华白海豚(3)的内容小编就阐述到这里了,希望本篇的信息能够解答大家目前的疑问,想要更多最新的内容记得关注多特软件站哟!

了解更多消息请关注收藏我们的网站(news.duote.com)。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