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虚拟符号,10年来是如何控制了我们的真实人生?“疼吗?”记者问。摸着胳膊上的伤痕,13岁的小雷(化名)点点头,随即他转过头,看着身后默默流泪的母亲,又惶恐地摇了摇头。
伤痕是爸爸打的,几天前,为了能在《御龙在天》游戏中实现“Q币领到手抽筋”,他在一周内从家里偷偷拿出1000多元现金购买Q币。
对更多像小雷的人来说,Q币就是他们“操纵特权人生”最好的武器。而腾讯,10年来也很好地洞悉和利用了这种人性,将虚拟符号变成了真金白银,构建出了一个真实的腾讯帝国…….
腾讯玩的是数据,我们玩的是人生
《御龙在天》是腾讯自主研发的首款QTE泛国战网游,6月16日,《御龙在天》开放测试,打出“升1级送10Q币,Q币领到手抽筋”广告语。根据媒体报道,腾讯预测该游戏最高同时在线玩家人数达30万-40万,月贡献营收将达7500万元。
作为2002年5月推出的虚拟货币,目前1Q币约等于1人民币。有玩家给腾讯算了一笔账:如果真的是“升1级送10Q币”,按照该游戏19个服务器、每个服务器约18000人的规模,每个玩家平均50级、每个Q币等价于人民币1元来算,腾讯共需支付约1.7亿元人民币。
这吸引了众多玩家积极参与。小雷就是数十万玩家中的一员。但真正玩上游戏后,广大玩家才发现,想要真正实现“Q币领到手抽筋”并不容易。“确实升1级积累 10Q币,但真相是,只有150级后才可领取1500Q币。” 一位花费了大量精力升级后却拿不到Q币的玩家对黄枪表示,“腾讯玩的的是数据,我们玩的是人生。”
根据腾讯在游戏官网中的说明,关于活动的结束时间,玩家需留意官方公告。对此,本报一名资深游戏评测工程师表示,对一款游戏来说,正常升到150级,除非每日24小时不断在线,否则可能要花上一两年时间,那时可能活动早就结束了。对“Q币领导手抽筋”宣传来说,有误导玩家的嫌疑。
这引发了众多玩家的抗议。从黄枪了解情况来看,在《御龙在天》游戏、贴吧与论坛中,许多网友申讨腾讯“弄虚作假”,甚至有玩家号召进行集体诉讼。
当然,想要快速升级领到Q币,还有另一种方法——那就是充值提升装备,快速冲级。13岁的小雷就是如此,在6月下旬,他偷偷从家中拿出1000多元现金,购买Q币充值卡,投入到《御龙在天》中,期望早日拿到传说中的“升1级送10Q币”,直到最终被父亲发现,并被狠狠地打了一顿。
来自Q币的“特权人生”
伤心欲绝的小雷父母对记者说,他们无法理解,儿子为何对Q币如此疯狂,甚至不惜铤而走险走上违法之路。现在,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以及准备起诉腾讯。
他们并不知道,对Q币如此疯狂的并非小雷一人。7月初,南京罗女士心急火燎地拨打黄枪电话称,她12岁的儿子,居然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花掉了近万元,这些钱全部被他充了Q币,用来购买游戏装备。
或许,这只是一些疯狂的特例。但一个事实是,在中国尽管虚拟货币目前多达上百种,但没有哪种虚拟货币有Q币如此巨大的影响力,拥有着如此庞大的网上最愿意花钱的群体。
而从黄枪调查栏目三年来收到的投诉来看,有关Q币的投诉高达数百起。这些父母把愤怒抛向了腾讯。但或许,对那些孩子而言,他们更愿意享受被Q币控制的人生。
采访中,一位叫小辉的14岁大男孩,听到“Q币”这个名词就无比兴奋,他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登录QQ,令他着迷的不仅是聊天,还有那些让他感到自信的东西——vip会员特权、不俗的打扮、有品位的配饰、虚拟世界中的大杀四方、无人能敌……
当然,这一切都必须付出Q币。目前小辉每周在腾讯上花80多元,在他看来这并不多,他的很多同学每周花费的金额是他的好几倍。小辉说不清楚为什么对这种虚拟生活如此认真,他想了半天,憋出了这样一句话:“或许,是因为能操纵别人命运的特殊权力吧……”
事实上,对不少花Q币如流水的用户而言,相当一部分人正是寻求心理上的满足:追求个性的少年希望自己的形象与众不同;爱美的女孩则更愿意为会眨动的眼睛付费;游戏玩家则希望在虚拟世界中傲视群雄。
这一切,都让他们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他们愿意花掉自己的零用钱、生活费,甚至不惜铤而走险,得到这些在现实生活中难以轻易到手的感觉。
Q币构建的腾讯帝国
很显然,腾讯洞悉了这种人性需求,并且刻意引导用户按照这些思维方式消费。因此,在如今的腾讯帝国,几乎所有的增值服务,都需要通过这种叫做“Q币”的符号。
10年来,正是这样一种虚拟符号,一力构建了如今庞大的腾讯帝国。
2002 年3月,QQ注册用户数突破1亿。当时,腾讯主营收入仍来自于无线,运营商对SP政策的阴晴变换让腾讯吃尽苦头,如何盈利成了摆在马化腾面前的一个难题。当年5月,腾讯开发出了虚拟货币系统,代表符号定名为“Q币”。用户付费后通过等值面额的卡号、密码与QQ号关联进行“充值”。“如果用户不买Q币,那Q 币就不存在,Q币的价值和用户的充值价值是匹配的。”一位腾讯内部人士表示。
一位资深电商观察人士对黄枪称:Q币的销售渠道多种多样,不仅能在便利店、路边摊、书报亭等商铺以实物充值卡的形式买到,或者从北京云网、骏网、淘宝等渠道购买虚拟卡,也可从用户的手机中扣除。而在腾讯产品服务体系内部,Q币与Q点、QQ游戏币等之间都建立了等量交换关系。这些渠道有效地打破了支付障碍,为腾讯Q币的出售创造了条件。
分析不难发现,尽管多年来腾讯饱受业界“山寨”、“抄袭”指责,但对腾讯而言实际上无关大碍,它所需要做的只是“拷贝”而已,放到QQ上自然会有庞大用户为之买单——按照腾讯规定,Q币是单向流动的。用户一旦充值便无法再将Q币兑换回人民币,于是用户花掉Q币的速度以及是否愿意持续使用Q币,都决定着腾讯的生存状况。因此腾讯面临的难题只是:在众多项目中先复制哪个产品能赚更多的钱,以及如何把他们与Q币设计在一起,好让人们付费。
最典型的例子是QQ空间。根据腾讯公布的官方数字,截至2012年6月,QQ空间分给开发者的分成已突破10亿元,其中主要营收手段来自黄钻。
推出一个又一个钻,这是腾讯最早也最成功的盈利模式。Qzone可以免费使用,并能获得简单的模板和礼品。但众多用户会为了得到更高级的服务而付费,用户可以用Q币在QQ秀商城购买虚拟服饰、珠宝首饰、场景来装扮自己在QQ、QQ聊天室、腾讯社区中的虚拟形象。
#p#副标题#e#
21岁的腾腾,他是记者的表弟。他的空间里有一个时光轴功能,左边是已经流逝的时间,右边是那些时间里他写过的日志,发过的照片。这是今年QQ空间新推出的功能,仅对黄钻用户开放使用,现在表弟的等级是黄钻7级,“这是最高的等级,可以使用QQ空间里任何功能和道具”。
2006年,表弟开通了黄钻,每月需要15个Q币,也就是15元。后来又开通了红钻,也是1个月15Q币。在2010年的某个深夜,他曾凌晨3点给记者打来电话,请求立刻帮忙充值,原因是红钻马上到期了。
腾讯正是深深洞悉用户了这种心理需求的重要性,于是决定把用户的兴趣点定为公司的重点发展方向,并加大了对QQ娱乐功能的开发,一系列个性化的娱乐产品应运而生: QQ宠物、QQ交友、QQ游戏、QQ贺卡、QQ黄钻……现实生活中的所有细节,都被千方百计地搬到QQ虚拟世界中,甚至为QQ宠物提供“茶爽牙膏”。
最新消息显示,腾讯在今年6月中旬推出了最新的增值业务“QQ钻皇”。据悉,QQ钻皇按月付费为50元/月,按年付费600元/年。“钻皇用户可以获得210项特权,同学们都非常羡慕。”刚充值升级为钻皇的小婷说。
QQ 会员、网络硬盘、QQ音乐、订阅杂志、QQ游戏、QQ宠物…….12年来,腾讯正是利用Q币营造的“虚拟特权人生”,一力构建了如今的腾讯帝国。根据 2012年3月14日腾讯公布的2011年全年业绩报告,腾讯2011年总收入为人民币285亿元,其中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为231亿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48.8%。“玩过QQ的人都知道,QQ的增值服务都是以Q币、Q点来计价的。也就是说,发行Q币带来的收入,占据了腾讯80%以上的营收。”一位互联网资深从业人员如此分析。
被Q币影响的社会
10年来,腾讯到底发行了多少Q币,恐怕是一个没人能回答的问题。
“这没法计算,各个大中小城市发行的点卡,网上充值的,网游装备交易的,网上购物的,都可以用到Q币。”接受记者采访的互联网资深业内人士说。“可以肯定的是,q币已经全方位的影响中国社会。”
对腾讯而言,Q币是一种可以随意发行的虚拟货币,不存在什么成本。但正是这种虚拟符号,不仅打造了腾讯帝国,而且已经全方位地影响中国社会。
淘宝、5173等平台上,也有大量Q币出售。腾讯Q币价格官方为1Q币1元人民币,而淘宝上Q币价格可低达官方价格的6折到7折。腾讯还曾因淘宝交易Q币和淘宝对簿公堂。在腾讯看来,Q币是腾讯独家发行,淘宝上出售的Q币,也必须得到腾讯的承认才能使用,而腾讯官方如果没有折扣,淘宝卖家怎么折腾也没用。
而在QQ游戏中,许多游戏玩家也可以在赚取到大量游戏币后,将这些游戏币兑换为Q币并拿来出售。这其中,包括一些通过盗取QQ号码进而盗取与QQ号绑定的Q币的网络黑客。这些人往往通过将盗取的Q币兑换成游戏币、再用游戏币兑换Q币的方法进行洗钱,然后再卖出套现。
一些年轻人就此走上了犯罪道路。今年5月,新华社报道称,一伙由90后组成的犯罪团伙涉嫌对上千万台电脑用户植入木马,盗取QQ号码和Q币,占中国互联网盗窃Q币犯罪产业链总规模的近80%,且形成了制作木马、研发辅助软件、挂马、盗号、洗信、贩卖Q币等犯罪全程流水线作业。
而多年来,“q币冲击人民币”的话题也频频受到舆论和各界学者的高度关注。早在2005年,一位署名谢毅的网民就在网上发表文章,质疑腾讯在网上开赌场。文章称:“QQ博弈游戏的形式和我们生活中的赌博一样,只是以游戏币代替了人民币……由于游戏币无法再换成人民币,那么腾讯将是永远的赢家。”
尽管专家们对这一话题仍有争论,一种观点认为虚拟货币交易一旦失控,危害不容小视。2011年10月发生的一幕,某种程度上证明了这些忧虑。
2011 年10月9日,腾讯发布消息称:“10月15日起,Q币、Q点业务直通车销售价格将由8.9折上调至9.3折…”Q币涨价消息一出,总经销商和各分销商将转嫁涨价风险的大刀抡向终端市场的大小网吧。而大小网吧则向消费者转嫁风险,已经将10元面值的Q币涨价数元价格销售。
以西安为例,针对陕西3000多个大小网吧,腾讯官方每月给Q币陕西总经销商1200万元的进货额度。Q币涨价消息一出,一些地产、酒业在内的资金,纷纷流向网游市场,期望在Q币当年10月15日涨价前,从资金不足的Q币总经销商处购得8.9折的Q币,然后在涨价后的一个月内以9.3折甚至更高的价格出手,赚4个点的一笔 “涨价钱”。
在国外,一些国外媒体将Q币这种不可思议的商业模式称作“书本上的传说”。《华尔街日报》就曾如此评论:腾讯雄霸互联网的野心无可厚非,但不顾影响与后果,千方百计诱导Q币消费,有失社会责任感。而多年来“公众低龄、娱乐、缺乏责任感的印象”的指责,仍然不会消失。
那么,一个“恐怖”的问题是,如果有一条,Q币突然被取消,将会是什么场景?
#p#副标题#e#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近期热点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