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一段“北大医院妇产科医生被患者家属殴打”的视频引发关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赫英东等三位医生在值班工作期间,遭到患者孙某某及家属郑某某等三人的无端殴打,事后警方介入调查。
部分网友对此事件的看法
之后还有网友指出在殴打医生的人中,有一人系首都师范大学学生。
而在昨天下午,首都师范大学通过微博回应称:经初查,该生确为我校大一新生。学校对受伤医生表示深切慰问,将严格依照校规校纪对涉事学生予以严肃处理。
01
怎么就被打了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10月11日晚,有网友发微博说,“妇产科有个高龄产妇不想自己生,但是评估没有剖指征,然后家属就把大夫打成了重伤,(大夫)现在神(经)外(科)住院。”
随后有网友表示,其中一名被打的医生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医生赫英东。
10月12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生詹瑞玺发微博讲述了事件发生过程:患者没有剖宫产指征,但硬要做剖宫产,被拒绝后就和家属一起对赫大夫大打出手。
詹瑞玺还在微博中写道:“赫大夫现病情平稳,状态尚好,但仍有不同程度的头晕、耳鸣、恶心、呕吐、视物不清、眼球转动受限、眼眶骨折、下颌骨骨折、颈髓损伤可能、创伤后情感障碍……”
当天晚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此事发布声明。
在10月13日晚间,“西城警讯”微信公众号通报了北大一院医生被打案详情。
经前期工作,认定案件事实如下:产妇孙某(女,44岁,本市人)在北大医院妇产科待产,因已超预产期,就能否剖腹产问题,产妇丈夫郑某宇(男,46岁,本市人)在诊室外走廊处拦住当日值班的妇产科医生赫某某,要求解决,赫医生在解释过程中,郑某宇情绪激动,突然挥拳击打赫医生,赫医生被迫还击,被现场其他人员劝开。随后,郑某宇的妻子孙某和女儿郑某蕊(女,19岁,本市人)闻讯赶来,郑某宇和郑某蕊再次对赫医生进行殴打,因考虑孕妇人身安全,赫医生始终保持克制,未予还手,后被现场医务人员及其他患者家属拉开。
西城警方认为,郑某宇、郑某蕊父女二人,妨碍值班医生正常工作,并对医生进行殴打的行为,既侵犯了医生的人身权利,也影响了正常医疗秩序。维护良好的医疗秩序,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人身安全,是公安机关、医院及相关主管部门、患者的共同责任,对于危害患者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扰乱医疗秩序的行为,公安机关将依法严肃查处。
产妇孙某在事发后第二天在医院产下一女,身体状况不稳定,需要亲人照顾,警方在法定办案时限内,对郑某宇、郑某蕊采取强制措施的时间上进行了适度考量,对此,赫医生表示体谅。
2018年10月13日,西城公安分局对郑某宇依法刑事拘留,考虑到郑某蕊系在校大学生,且对自身行为真诚悔过,并得到了赫医生的谅解,对其采取取保候审。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02
各大公共平台谈北大医生被打
在案件还在审理时,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暨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办公室官方微博@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在10月13日发布了消息,公安机关将始终保持对涉医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对伤医、闹医、辱医行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严格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坚决依法追究刑责。
而针对发生在北大医院的妇产科医生遭殴打事件,@中国医师协会发表声明称,9月22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发生了一起因不同意医师建议的分娩方式而殴打医师事件,目前该事件正在处理中。中国医师协会称,对受伤医师表示慰问,强烈谴责一切暴力伤医行为。期待公安机关用快速准确的定性履行《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规定的职责;期待医疗机构强力维护医护人员的执业安全,让平安医院建设落到实处;期待广大患者理解和尊重医师的专业建议。声明同时呼吁广大医师自律,也希望全社会能让医师有安全的、温暖的外部环境。
另外,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官方微博@首都健康在今天早上发布消息称,支持公安部门依法处置北大第一医院医务人员被殴打事件,坚决打击伤医闹医辱医等违法行为,坚决维护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秩序和安全环境。
除了这三大公共平台为此事发出了声明,歌手韩红还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在10月13日晚上,韩红到医院看望了#北大妇产科医生被殴打”事件的受害人医生,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个事件的具体报道,在10月12日晚上,网络曝光了一段北大医生被殴打的视频,据报导患者因没有剖宫产指征却要求进行手术被拒,所以就对医生大打出手,而且医生受伤比较重,目前已经住院治疗了。此事也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很多人都怒斥这是医闹事件。
韩红在10月13日深夜发文,表示已经去看望了“暴力伤医事件”中的受害者,北大医院郝医生,韩红在文章中也呼吁建立健康的医患关系。一次又一次的恶意伤医事件,伤的是医生们的心,对患者的爱心,对行医的热心。
韩红已经呼吁了要理性的处理医患关系,希望我们都能够做到这一点,能够对医生们多一份信任,不要寒了他们的心。可是对于这样的呼吁,还是有部分人会不理解。
03
再打下去还有医生吗
根据中国医师协会调查结果显示,医师的压力来源于工作量大、医疗纠纷多、患者过高的期望以及伤医事件。
其中,患者的期望值太高占72.71%,伤医事件频发占69.6%。
医师们越来越不希望子女报考医学院校,2014年不希望自己子女从医的比例高达64.48%,这进一步印证了医师对执业环境不满意,进而影响到职业成就感的评价。
而在医生数量每年仅增4.4%的情况下,若再多发生几起伤医事件,那么还会有人愿意去救死扶伤吗?
中国医师协会邓利强律师指出,医疗机构作为医师执业的场所,于理于法均有保护医师的义务,如果发生了伤医事件,医疗机构应当理直气壮地为医师维权,以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医师的合法权益。医疗机构对医师执业过程中的安全保障有着直接的法定义务。希望医院管理者加强平安医院建设,减少伤医事件的发生,力争为医生创造更好的执业环境,也为患者创造更有序的就医环境。
医生也是人,人是有尊严的,如果没有尊重、得不到认可,甚至被打压,再坚强的人也会有失去信心和迷茫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