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门户网站10月7日消息,综合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通讯运营商、线上旅行服务商数据,经文化和旅游部综合测算,2019年国庆七天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82亿人次,同比增长7.8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497.1亿元,同比增长8.47%。其中10月7日全国接待国内游客5097.3万人次,同比增长8.7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07.8亿元,同比增长10.34%。受景区降价、高速免费、文旅融合和监管有力等积极因素的影响,游客满意度和获得感稳步提升。全国未发生重特大涉旅安全事故和重大投诉案件。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以文促旅,文化活动丰富旅游市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爱国主旋律引领国庆假日旅游市场。国家博物馆延长多个展览的展期,海南省博物馆每日开放至21时,江西省博物馆首次开启夜游模式,让游客体验不一样的“博物馆奇妙夜”。天津市文博场馆推出《我与祖国共成长》等100场文博展览。武汉市属博物馆、纪念馆推出40余项红色展览活动。贵州、四川、湖南、吉林等地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主动延长开馆时间,切实让广大群众获得更多的文化服务。中央和地方文艺院团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北京各院团共上演134台521场演出,同时开展了群众文艺演出、主题展览、书画交流、图书推荐等各类文化活动977项,满足外来游客和本地居民的多层次文化需求。调查表明,66.4%的游客假日期间参观了人文旅游景点,59.45%的游客参观了历史文化街区,86.36%的游客参与了两项以上文化活动。
以旅彰文,假日旅游传承红色价值。旅游企业采取有效措施方便游客收看收听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大会盛况,游行主题方阵和地方花车展示元素成为游客的网红打卡地,红色旅游成为国庆假日旅游市场主旋律。调查表明,78.84%的游客参与了各式国庆庆祝活动。中共一大会址、南湖红船、杨家岭、西柏坡、古田会议旧址、香山革命纪念地等红色旅游景区迎来客流高峰。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箭厂河等红色景区和革命旧址群游人如织,游客纷纷携家人重走总书记考察路线,缅怀革命先烈,感受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海南三亚红色娘子军演艺公园推出“壮丽70年,青春正当红”系列主题活动。山海关景区布置“我与国旗同框”的拍摄背景,分发蛋糕为新中国庆生。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武汉、成都等城市夜间点亮地标建筑,打出“我爱你中国”“祖国万岁”等字样告白祖国,顺德华侨城、安庆太湖、江苏周庄等景区的夜间灯光秀广受游客欢迎。
主客共享,美丽风景映衬美好生活。美丽中国旅游梦越来越走进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景区推出多重优惠吸引游客,安徽省38个国有重点景区降低门票价格,部分景区门票价格下调幅度超过10%,湖北十堰武当山景区实行“一票管三天”政策,吸引了大批游客。全域旅游效果明显,游客深入体验城乡美好生活,夜间旅游方兴未艾。调查表明,44.96%的游客长假期间参与夜间旅游活动。体现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城市地标、重大交通和水利工程、高科技成果,成为最新旅游吸引物和网红打卡地。重庆解放碑、天津之眼、广州小蛮腰,新近投入运营的大兴机场成为旅程中的时尚吸引物。京津冀、胶东、长三角、珠三角、云贵、成渝、郑汴洛等地重点城市、头部景区、网红打卡地迎来客流超高峰,同比增长15-50%。自驾游、家庭游、夜间游、赏秋游成为国庆假日旅游市场新亮点。假日期间,“自驾游”关键词搜索热度上涨35%,甘肃、青海、新疆、贵州、皖南川藏等地自驾路线登上热搜榜。调查表明,国庆期间30.57%的游客选择自驾出游。
争当文明游客,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过文化和旅游部门及相关部门多年的正面引导,加上不文明游客“黑名单”等配套制度的落实,文明旅游的社会基础和行业氛围已经成型,游客自觉争当文明旅游践行者。湖南、湖北、云南、浙江、广东、广西、福建、宁夏、内蒙、黑龙江等地在各大景区景点通过文明旅游提示牌、公益广告等各种举措,提倡大家共同维护良好的旅游秩序和环境,引导游客文明旅游。各大重点景区设置了文明旅游志愿者服务站,维护车辆和游客秩序,劝导不文明行为,免费提供热水、急救药品、手机充电灯便民“贴心”服务,得到游客赞许。江西武功山景区活跃着身穿黄色和绿色马甲的志愿者,分别为老年人和残障人士服务,实现他们登顶武功的梦想。
出境旅游,市场繁荣消费更趋理性。国庆假期,全国口岸日均出入境旅客将达到198万人次,7天合计出境游突破700万人次。与数年前长假国人海外爆买不同,今年假期出境游客更加注重放松心身,抢购马桶盖、感冒药、电饭锅等商品,甚至打包用小集装箱运回国内的现象鲜有发生。国人青睐的海外旅游目的地也日趋分散,盲从跟游者越来越少。国庆期间,除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等传统目的地依旧火爆外,捷克、奥地利、匈牙利、斯洛伐克、波兰、克罗地亚、马耳他、柬埔寨等小众目的地旅游产品在线预订量同比增幅超两位数。
游客至上,市场安全平稳运行。假日期间,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负责人深入客流集散地和旅游企业明察暗访,督促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游客安全;安徽黄山、吉林长白山、四川峨眉山等景区通过景区监测系统、宁夏发挥全域旅游智慧管理与服务平台作用,对景区客流量、车辆运行等要素提前预判,及时分流游客,有效防范拥堵;江苏、天津、上海、宁夏、四川等地文化和旅游部门发挥“体检式”暗访、第三方评估机制作用,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和执法监督;“放心游福建”服务承诺、黑龙江省旅游诚信基金、云南30天无理由退货,让游客享受简明快捷的维权通道;江苏省扬州市委市政府大院免费向游客开放内部停车场,重庆市倡议广大市民把更多空间留给外地游客,全国多个城市号召本地居民绿色出行,让路于客让景于客等,让游客感受旅游城市的“温度”;近年来,全国共建成旅游咨询服务中心11394个,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105892座,龙岩土楼景区、黄石仙岛湖等景区还在假期增设移动厕所,有效缓解旅游高峰期的如厕难问题。
今年国庆假期,消费者热情爆棚,消费市场兴旺红火。购物、餐饮等传统消费亮点纷呈,旅游、文化等新兴消费蓬勃发展,夜间经济大放异彩,彰显消费升级的强劲动力。
多项消费数据再创新高。10月1日至7日,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497.1亿元,同比增8.47%;国庆档票房约42.15亿元,较去年的19.08亿元,同比增长120.9%。亮眼的消费数据,正是中国澎湃消费动力的生动注解。
步行街里,摩肩接踵;知名景点,人山人海;特色餐厅,备受青睐……
超百万游客在全国重点景区点外卖;热情的电影观众让国庆档票房实现翻番……
今年国庆假期,多项数据创下新高:10月1日至7日,全国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497.1亿元,同比增长8.47%;国庆档累计票房约42.15亿元,较去年的19.08亿元,同比增长120.9%;10月1日—6日,银联网络交易总金额超过1.7万亿元,同比增27.7%。
亮眼的数据,再次展示了中国强劲的内生动力。
总体来看,消费市场洋溢着浓浓的喜庆氛围,购物、餐饮等传统消费亮点纷呈,旅游、文化等新兴消费蓬勃发展,夜间经济成为新亮点,个性化、品质化、智能化引领消费升级大潮。
传统消费蒸蒸日上
“假日期间,约上三五好友去江汉路步行街闲逛,尝一尝各种美食,逛一逛老建筑里的现代商铺,很是惬意。”湖北省武汉市居民朱晓冉说,现在的江汉路步行街和印象中不一样了。“这里商业气息和文化气息融合得很棒,不仅可以买买买,还可以慢下来享受精致生活。”
国庆假期,各地特色步行街人气兴旺,杭州湖滨步行街改造后重新开街,日均客流量超过10万人次,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南京夫子庙步行街、重庆解放碑步行街、成都宽窄巷子、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人流集中、消费旺盛,各大商家销售红火。
此外,各地绿色食品、时尚服饰、智能家电、新型数码产品等商品销售红火。集购物、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消费业态受到青睐,上海重点监测8家购物中心、奥特莱斯销售额同比增长20%以上,安徽重点监测7家城市综合体销售额同比增长21.2%。
中国银联发布的数据显示,在购物消费方面,今年“十一”黄金周前6天,广东、河南和山东位居购物类消费总量的全国前三名;从同比增速来看,重庆、四川和辽宁增长最快。
商品消费繁荣的同时,餐饮消费也是红火兴旺。婚宴、亲朋聚餐、在线订餐成为国庆假期餐饮市场主角,大众化、特色化餐饮备受青睐。老字号餐饮、特色网红餐厅人气火爆,北京部分老字号餐厅销售额比平日增长1倍左右;长沙网红龙虾店店面从5000平方米扩大到2万平方米。在线餐饮平台数据显示,国庆假期超过百万名游客在全国重点景区点外卖。黄金周期间,重庆、青海、湖北、四川、江苏等地重点监测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7.0%、16.3%、15.7%、14.0%和11.3%。
据商务部监测,10月1日至7日,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1.5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5%。中国银联发布的数据显示,在餐饮消费方面,今年“十一”黄金周前6天,餐饮类消费金额同比增长40.3%。
文旅消费活力迸发
国庆假期,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风景旅游区人头攒动,游客络绎不绝。“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提前一个月就定好了出行计划,想带孩子来参观革命圣地,了解历史、不忘初心。”四川德阳的游客唐依依说,来了以后发现这里风景秀丽,基础设施完备,很适合一家人一起出游。“不仅可以放松心情,欣赏自然美景,也增进了孩子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收获满满!”
国庆假期,外出旅游成为不少家庭欢度假期的不二选择,旅游消费再创新高。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国庆假期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82亿人次,同比增长7.8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497.1亿元,同比增长8.47%。另据统计,广西全区累计接待游客3330.04万人次,同比增长21.4%,实现旅游消费229.19亿元,同比增长29.4%。上海共接待游客1037万人次,同比持平;实现旅游收入115亿元,同比增长11.8%。
红色旅游热潮席卷全国,走访红色景区、缅怀革命先烈成为出游新方式。数据显示,78.84%的游客参与了各式国庆庆祝活动。中共一大会址、南湖红船、杨家岭、西柏坡、古田会议旧址、香山革命纪念地等红色旅游景区迎来客流高峰,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箭厂河等红色景区和革命旧址群游人如织。
自驾游、家庭游、定制游成为国庆假期旅游市场亮点,在景区降价、服务提升、科技赋能、市场治理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游客满意度和获得感明显提升。假日期间,“自驾游”关键词搜索热度上涨35%,甘肃、青海、新疆、贵州、皖南、川藏等地自驾路线受到追捧。
中国银联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十一”黄金周前6天,宾馆住宿类消费金额同比增长34.5%,其中山西、宁夏和河北成为宾馆住宿类消费金额同比增长最快的省份。交通出行方面,铁路售票消费金额同比增幅超过三成。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也成为假日消费新风尚。文化和旅游部调查表明,66.4%的游客假日期间参观了人文旅游景点,59.45%的游客参观了历史文化街区,86.36%的游客参与了两项以上文化活动。
国庆假期期间,上海全市各公共文化场所(非遗传习所、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群艺馆、图书馆)共推出4974场公共文化活动,举办5966场阅读活动,累计接待游客122.52万人次;广东省博物馆接纳游客9万多人次,广州图书馆共接待读者超4.5万人次。
电影票房更是翻倍增长。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10月1日至10月7日国庆档累计票房约42.15亿元,较去年国庆档19.08亿元的总成绩同比增长120.9%。
夜间经济大放异彩
“深夜食堂”“博物馆奇妙夜”“梦幻灯光秀”……假日期间,夜间经济发展如火如荼,也为节日度假提供了一种新的“打开方式”。
“没想到夜晚的济南如此热闹,让人流连忘返。”来自北京市的游客周怡一边感受百年古街的历史文化,一边和朋友们合影留念。晚上10点,山东省济南市芙蓉街依然人声鼎沸,烤鱿鱼、炸肉串、菠萝饭等各色美食琳琅满目,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人正为游客精心制作泰山剪影、泥哨等手工艺品。
中国银联发布的数据显示,从消费时段来看,今年国庆假期前6天,夜间10点至清晨6点的餐饮消费金额同比增长了54.9%,高于餐饮平均40.3%的增幅。
为促进国庆假期的市场消费,上海、青岛、天津、重庆、西安等地区,依托自身的特色旅游与美食文化,在夜间经济上频出新招。济南市还推出了“夜经济消费地图”,地图上标注了10个夜间经济聚集区、20个大型购物商场、15家文化娱乐场地等99个夜间消费打卡地,为游客提供全方位指引服务。
“夜间经济的发展既满足了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消费需求,也成为海内外游客感知当地文化、体验当地生活方式的重要渠道。”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许光建表示,假日期间火热的夜间消费反映出我国居民消费正在向品质化和多样化发展。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美好夜生活的需求更加强烈,假日夜间经济的火热是消费转型升级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