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合肥中学生刘凭借发明的便携式雾霾污染气体快速识别检测装置获得多项科技奖,被当地重点高中录取;三年后,他凭借发明的酒后驾驶安全激光快速筛查系统获得多项奖项,并获得国家专利。因此,刘某阳曾被认为是科技神童。然而,随着深入了解,一些网民发现,刘的两个获奖项目与他的父亲——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建国的团队专利成果高度相似。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建国被质疑利用自己和团队的科研成果包装儿子帮助他获奖,然后帮助孩子上学。医院昨天回应说,组织人员对此事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将及时反馈给社会。27日晚,刘建国回应本报记者:我儿子的中考和高考与科技创新无关。中考通过了全省拔尖考试。当记者问刘某阳在这些科技创新活动中参加了多少比例时,刘建国回答说:科学技术协会创新的初衷是科普,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其他功能是别人附加的。科技创新竞赛有自己的过程,是否参与和贡献是评审和辩护环节评委应该掌握的问题。
此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发表声明称,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高度重视此事,迅速组织人员对此事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及时反馈给社会。同日,全国青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工作人员回应称,调查已经启动,如果属实,将按照比赛规则进行处理。
如何看待学术拼爹现象?
据说院长还有一些成绩,比如让几十个研究人员集体辞职。
之前有人分享说,在评价这些中学生的比赛时,经常会看到很多技术含量特别高的发明和研究,高到本科甚至研究生水平。一般来说,评委会特别默契地将这样的参赛作品下评一级,就是不想太丑,都知道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