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表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2023-03-09 23:13 来源:网络

【第547期】孙绍勇、韩俊: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提出了“推动经济质的有效提高和量的合理增长”的要求。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物质文明发展的基础和表现。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推动的,“人们达到的生产力总和决定社会状况”。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和动力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力质量的提高。

因此,现代化首先表现为生产力的现代化。 在新的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抓住形成高度发达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任务,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原文链接:把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基础力量

近期,为加快实体经济复苏,各地纷纷出台“小店计划”,通过解决融资难降低经营成本、支持小店线上数字化转型、开展特色小店试点示范等措施,帮助个体户破解困局虽然是一家小店,但关系到数亿人的日常生活。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稳就业、保民生要下更大力气关注民生、支持企业、维护稳定。 缓解企业困境,落实好稳定岗位开拓各项措施,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完善兼职市场,创造兼职就业岗位,尊重老年农民工就业需求和企业就业需求,保障困难群众生活

要加快企业恢复生产,让企业有休养生息的空间,继续在财政政策上减税降费,给予必要的补贴,继续在金融政策上给予信贷支持,让企业在宽松友好的市场环境中恢复健康,给职工带来工作、就业和收入。 这样,民生就有了基本保障,人民的美好生活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原文链接:保民生、促消费,支撑“稳幸福”

创新是一个连锁过程,涉及从创意到价值塑造的全过程,必须让广大普通人才付诸努力,通过踏实认真的实践操作,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创新工作。 另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还需要根据实践操作、市场获得的反馈信息,对技术、产品、商业模式等进行及时持续的微创新,这些工作也主要是通过一般人才来实现的。 所以,各方要重视发展一般人才,提供发挥创新能力的舞台,提供畅通的移动晋升通道,让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脱颖而出。

原文链接:加快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我国网络教育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大多还停留在应急层面,存在“灌输多、互动少”、“展示多、探究少”、“预设多、生成少”等突出问题,其核心还是统一其实,在线教育的优点不是“统一化的教”,而是“个性化的学习”。 网络教育要注重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能力、交际表达能力、跨文化素养、信息素养、创业精神等七大跨越能力,倡导开展差异化的教学设计和学习指导,高度重视及时反馈和综合能力评价。 网络教育不能取代学校教育,必须创造不同于传统课程的新的教育形态,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多的选择。

原文链接:推进在线教育转型升级

19世纪末,达尔文出版《人类和动物的表情》首次开创了情感研究的先河。

到了20世纪末,教育领域首次发生了“感情转向”。 这个转向有三次。 第一次,从“认知”向“感情”的转向,也就是从智商向情妇的转向。 第二次,由“心理”转向“教育”;第三次,由心理学转向教育学;由“国家”转向“国际”,不仅在国家层面上,而且在国际层面上形成全球改革运动

经合组织2015年发布影响力报告《促进社会进步的技能:社会与情感的力量》,明确社会和情感能力是21世纪的核心软实力,2021年向全球发布青少年社会和情感能力评估报告,在全球大力推进社会和情感能力评估和实践。 这表明社会和情感能力已经超过国家水平,在国际上大力推进,成为全球政策改革运动。 这项运动的目标导向是跨学科学习,面向学生社会和情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 这也非常符合当前我国提出的教育高质量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核心主题。

总之,我们重新发现了情感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教育发生了“情感转向”,培养“全人类”成为新时代的风尚,成为教育改革的指南针

原文链接:教育的“情感转向”与“全员”培养

来源:光明网-学术频道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表现是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