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从2025年1月1日起,男性职工和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5周岁的女性职工,其法定退休年龄将每4个月延迟1个月,逐步延迟至63周岁和58周岁;而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的女性职工,其法定退休年龄将每2个月延迟1个月,逐步延迟至55周岁。
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政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共中央组织部、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该办法详细规定了弹性退休制度的具体实施方式,赋予职工更多的选择权,同时也保障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暂行办法》明确指出,职工在达到国家规定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后,可以自愿选择提前或延迟退休。具体而言:
- 提前退休:职工可以选择在法定退休年龄前最多提前3年退休,但退休年龄不得低于原法定退休年龄(即男职工60周岁,女职工50周岁或55周岁)。职工需至少在本人选择的退休时间前3个月以书面形式告知所在单位。
- 延迟退休: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如果所在单位与职工协商一致,可以选择延迟退休,最长不超过3年。例如,王先生1968年9月出生,改革后的法定退休年龄是61岁。他可以在60岁至61岁之间的任一月份选择退休,或者在61岁至64岁之间继续工作。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原新表示,弹性退休制度赋予了职工更多选择,使退休不再是“到点就退”的刚性规定。这一制度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更强,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职工的需求。
职工在选择提前或延迟退休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熠分析,这主要取决于职工的职业类型、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等因素。
- 提前退休:对于身体状况欠佳或需要照顾家庭的职工来说,提前退休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 延迟退休:对于一些经验要求较高的工作,职工可能希望延长职业生涯,继续创造价值。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鲁全建议,职工应权衡劳动能力与岗位需求、工作与家庭、劳动收入与养老金水平等因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选择延迟退休对职工有何影响?张熠指出,延迟退休可以使职工的工资待遇高于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并且相比于返聘等方式,职工的劳动权益能得到更好保障。此外,延迟退休还能增加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最终提高养老金待遇。
无论选择提前还是延迟退休,《暂行办法》都明确规定,职工的合法权益将得到充分保障。例如,在弹性延迟退休期间,单位和职工应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确保职工的劳动关系或人事关系延续。
为方便职工办理弹性退休手续,《暂行办法》提出,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探索扩展退休服务,主动为临近退休年龄的参保人员提供预先指导和提前受理等服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各地社保经办机构将简化程序、优化流程,确保职工能够顺利办理相关业务。
据透露,2025年一季度,职工可以正常办理弹性退休,不受提前1个月或3个月告知的影响。各地社保经办机构和12333人社服务热线都将提供咨询服务,帮助职工了解相关政策。
推动弹性退休制度的稳妥有序实施需要多方协同发力。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认为,未来应将发展老龄产业与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结合起来,制定完善就业政策和规章制度,既保障低龄老年人的劳动权利,又释放人力资源红利。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近期热点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