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文化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网游监管新规,要求网络游戏经营单位按家长要求对未成年人的账号采取限制措施,并持续跟踪观察,及时反馈该账号的活动,为家长提供必要协助,制止或限制未成年人的不当游戏行为。
这是由中国网络游戏行业6家知名公司发起,并将于今年3月1日起在全国网络游戏行业全面实施的《“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按照该方案,家长如果需要了解、引导、控制孩子的游戏活动,只要向网络游戏经营单位提供合法的监护人资质证明、游戏名称账号,便可以对孩子的游戏实施“限制每天或每周玩游戏的时间长度,限制玩游戏的时间段,或者完全禁止”等限制措施。也就是说,监管新规赋予了家长对孩子网游的监控权、“封号权”。这无疑是对众多家长的信任与重托,其立法初衷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
然而,笔者以为,权力意味着责任,迎合家长救子心切的授权未必能如愿以偿。一些家长为获得对孩子网游拥有“封号权”而沾沾自喜则未免高兴太早,因为单方面的“叫停”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滋生逆反心理、影响亲子关系的负面效应,则更是不容忽视。
解铃还须系铃人,戒除孩子网瘾还需孩子的参与和理解。青春期的孩子逆反心理较强,家长若一味采取“围追堵截”的方式,非但不能让孩子远离网游,反而有可能会起到反作用。授权家长对网游“实时监控”甚至“封号”“叫停”,容易让孩子因“隐私”被窥而产生抵触情绪。面对密不透风的学习生活,孩子们吐露出的“凭什么我的一举一动都得在他们眼皮底下进行”“连唯一的游戏时间也要受到严密监控,不自由”“管太多,反而让我们更不愿和家长沟通”等心声,折射出他们对家长监控的不满和反感。同时,由于孩子网游“放松”的心态与经营商的“趋利”本能不谋而合,家长单方面强制进行监控,势必会激活孩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应对“智慧”:“我可以用不同的身份证号码,注册几个账号,父母查不到我到底在玩哪个,他们也就没法举报。”因此,以平等的沟通姿态与孩子一起戒除网瘾,远比以家长的威严逼孩子就范效果要好。
美国心理学家阿戴尔·弗在《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一书中写道:“孩子的感受和他们的行为有直接的联系;孩子有好的感受,就会有好的行为;怎样让孩子感受好?那就是接受他们的感受!”如果父母能够试着去认同、接纳、疏导孩子的心理需求,而不是管教、监控、棍棒加身,孩子们可能就不会对父母的管教耿耿于怀。家长只有得到孩子认可与配合,戒除孩子网瘾才有希望。
此外,笔者认为戒除孩子网瘾还需家长走进网络。充满“代沟”的社会现实告诉我们,一些孩子之所以不愿与家长交流,关键是家长缺乏与时俱进的网络知识与网络语言。其实,大部分面对子女沉迷网络游戏却无计可施的家长,往往自身缺少对互联网及网游的基本了解和辩证认知,只看到其危害,而看不到其积极的一面,在玩网游的问题上无法与子女实现有效沟通,更谈不上实施科学的教育和正确的引导。据2010年的一份报告显示,高达46.4%的未成年网络游戏用户父母对网络游戏不了解,而一点也不了解的父母比例则高达16.5%。家长连孩子玩的网络游戏都不了解,又何谈“封号”“限号”呢?
早在上个世纪,鲁迅先生就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杂文中,论述了做父母者应走好“三步路”:第一,便是理解;第二,是指导;第三,是解放。在网络时代的今天,虽然戒除孩子网瘾乃众望所归,但沟通最重要,“叫停”需谨慎。愿家长手中的“封号权”成为对未成年人网游监控的给力工具,而不是印证“父母皆祸害”的无奈口实。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近期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