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是否真的该继续,网购究竟是一个快速、便捷,还是只考虑谁最便宜?京东和苏宁新一轮价格战即将上演之际,很多人的心中却比较沉重。老刘果然继续着真性情。说这话不是没有根据的,在京东的老员工,几乎都知道刘老板的脾气。
所以当我看到,老刘在昨晚9点40多发出了以下的微薄时,我觉得这才是出发他的因素:“很多人猜测这场战争的原因,我公开出来:造谣京东没钱卖地给普罗斯我没怒;店庆来砸场没怒;枪文来黑京东没怒;阻挠供货商和京东合作没怒;但是动用个别地方政府关系来整我们,我怒了!我要用阳毒来打击你们的阴毒!”
看来这这一场价格的战争是无法避免的了。消费者确实开心,但一些产业链的业者确实比较无助。这场价格战到底会如何?我想先跳开,看一下电子商务发达的美国市场。
美国打不打价格战?
美国也打,包括亚马逊和百思买,但有的你便宜,有的我便宜。但定价权更多在在品牌商,他对渠道有着一定的限制。而且也有这相关法律的限制。如果我买断了你的货,我买多少钱品牌上总管不着了吧?错!你这次可以买一批,但下一次呢?而且如果你拿不到品牌商的授权,即使你是真货在销售上还是会有问题。
关于线上和线下的冲突
在美国最便宜的东西绝对不是在线上,很多非outlets的市区的品牌店,打折的时候很多商品是比线上更便宜的。只是线下要有消费税,而且商品不是那么全,尤其是美国很多人其实住在所谓的郊区,很多鞋服和电器不进市区是买不到的。
当然,网店在美国很多地区也开始征收消费税了。这一点的优势并不是主要的,在美国网购更多的是一种消费方式。当然,很多时候网上还是可以买到超低的商品,但整体而言,线上的价格并非绝对的优势。
而在美国的outlets,价格的优势就更明显了。很多淘宝上代购的便宜货,都是在美国的华人去outlets淘的,去那远可以找到比美国网店更便宜的商品。当然,美国的outlets真的举例市区很远,开车至少一个半小时(美国的车速绝对比国内快很多)。
国内的网购到底是什么?
从我的感受,国内网购更多的是图便宜。首先是因为他便宜,所以我才考虑从网上订购。以服装鞋帽为例,周末逛了一下机场的outlets,0消费。400多折扣运动鞋,网上300多拿下。
以鞋帽为例,从开始电商作为清理尾货的渠道出现,已经培养起消费者对于价格的依赖。在传统IT(笔记本、相机之类)因为中关村的坑蒙拐骗,似的京东的价格优势凸显。但在传统家电领域,国美苏宁的特价款也很便宜。而且美苏确实控制这上游厂商的供货分配。但京东与美苏的服务又还都比较好,这样争夺又重新聚焦在价格上。
而且今年经济情况不太景气,品牌商又都有着较大的库存,加之之前渠道商对于市场控制。等待资金回笼的上游,其实更少了话语权。当品牌上失去对于渠道的控制,渠道商之间又很难平和(新势力崛起之类)时,价格战就成为唯一解决问题的方式。
但对于价格战,我已经麻木,至少对于这次家电价格战,因为我对家电没有购买需求。所以我不会特别兴奋,反而倒是忧虑,这样一直打下去何时终了。最后倒霉的其实更多的还是品牌制造商。而且由于都是资金实力雄厚,一时半会苏宁也不能对京东如何,京东也不会撼动苏宁。这样绝大的价格消耗,会不会把原本可以投入的研发(研究是更高级的阶段),用于寻找蓝海的资金减少?陡增的销量,是否可以让两方依旧保持着较高的服务水准?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近期热点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