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原因 俄罗斯和乌克兰历史恩怨

2022-02-24 14:39 来源:网络

近日,乌克兰东部形势突然紧张,俄罗斯压力大,美俄冲突升级。自拜登政府上任以来,美俄地缘政治博弈在乌克兰愈演愈烈。为什么乌克兰不是大国竞争的前线?乌克兰和俄罗斯最近闹得沸沸扬扬。几天前,他们说他们要开战了,还有消息说他们要擦枪走火。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原因

在俄罗斯方面,军事介入乌克兰是国家面临安全威胁时的防御性反击,俄罗斯绝不能容忍美国通过政治渗透将乌克兰纳入欧盟,进而破坏俄罗斯主导的“欧亚联盟”——这一计划旨在实现独联体国家的市场一体化和资源整合,重塑俄罗斯的地区大国地位,而拥有良好制造业基础的乌克兰是其中最关键的环节。

这是俄罗斯国家核心利益问题,乌克兰原本在政策亲俄时期是俄罗斯和欧洲之间的战略缓冲带,结果2014年上台后的新政权的政策开始倒向欧美,这样一来俄罗斯可以说是直接被欧洲贴脸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被大大压缩了,更重要的是俄罗斯将失去在黑海的海军基地——塞瓦斯托波尔港,所以俄罗斯直接出兵吞并了塞瓦斯托波尔所在的克里米亚地区。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原因 俄罗斯和乌克兰历史恩怨

俄罗斯和乌克兰历史恩怨

1. 两国同源及分裂过程

从历史上看,乌克兰和俄罗斯实际上是同一个脉搏,来自历史上的古斯拉夫人,也就是古罗斯人。当时,古罗斯人分散在东欧各地,长期维持部落制度于古代欧洲最落后的民族,也是最新建立王国的民族。

862年,余诺夫哥罗德建立了留里克王朝,然后占领了基辅,建立了基辅罗斯。另一方面,一些古罗斯人向西推进,在公元10世纪左右建立了莫斯科公国后,遇到了古维京人部落,与他们通婚。

这个时候,古罗斯人已经开始分裂,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原始雏形就是基辅罗斯和莫斯科公国。

公元13世纪时,两国遇到了西征的蒙古军队。莫斯科公国在1220年被蒙古人打败;而基辅罗斯也没能抵抗住蒙古军队的铁蹄,1240年蒙古军队冲进了基辅罗斯,他们也只能向蒙古人投降。

基辅罗斯和莫斯科公国从此成为了金帐汗国的附属国,基辅罗斯和莫斯科公国的命运也导致了罗斯人的进一步分裂。

莫斯科公国吸收了大蒙古文化,在韬晦了一个多世纪后自行赶走了蒙古人。而基辅罗斯则更为诡异,在现今乌克兰西部地区曾被波兰人一度占领,后波兰等国合力击退了衰落的蒙古人,可乌克兰东部却因为长期被蒙古人占领,于是出现了哥萨克人。

在14世纪之后,随着古罗斯人的进一步分裂,乌克兰地区也就发展出了独立的语言和民俗习惯。

古罗斯人的这一分裂过程,逐渐酿成了乌克兰的不稳定因素。因为乌克兰西部和东部存在有文化上的差异,所以西部和东部在先天上就存在着矛盾。

其中东部的哥萨克人更是一个诡异的存在,虽然名义上他们是乌克兰人,但在文化上和传统上更接近于俄罗斯人,因此他们先天就对俄罗斯有好感,对于乌克兰西部的归属感反而不够强烈。

乌克兰西部本身则也对东部有排斥心理,自认自己继承了“罗马正统文化”,和东部的蛮子不同(乌克兰东部和俄罗斯),因此这种就矛盾也就出现了。

2. 恩怨纠葛

乌克兰西部和波兰联手打压东部歧视造成了不良后果。虽然在第聂伯河形成了现代乌克兰民族的雏形,但东部的哥萨克人不愿意受到乌克兰西部的歧视,抵抗自然出现。

1654年,乌克兰哥萨克领袖赫梅利尼茨基与俄罗斯沙皇结盟,并将乌克兰东部纳入崛起的俄罗斯帝国。这一举动自然引起了占领乌克兰西部的波兰的不满,双方爆发了激烈而短暂的战争

波兰已经走下坡路,自然挡不住俄军的猛烈进攻,整个乌克兰在18世纪被俄罗斯完全吞并。

这种统治维持了近两百年,在1917年随着沙皇俄国的解体而终结。在沙俄垮台的同时,乌克兰的民族独立运动爆发,建立了乌克兰人民共和国。

但这个共和国过于短命,在当时乱作一团的沙俄帝国的土地上,不仅有内战中的白军和苏俄红军,还有各路干涉军和割据势力,乌克兰本身亦因此成为了战场。

其中波兰干涉军则是抱着吞并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而来,乌克兰内部也出现了主张与波兰合并的呼声,而苏俄红军和白军也闻讯而来,一场混战就此爆发。

这场战斗一直持续到1921年的苏波战争结束,战争撕裂了乌克兰,乌克兰东部并入了新生的苏联,而西部却落入了波兰之手。

这一结果导致了乌克兰西部仇视波兰,各种独立运动从未停止,而苏联也从未忘记要收回被波兰占据的乌克兰西部。

1939年的波兰战役期间,苏联出兵攻占了波兰控制的乌克兰西部。当时乌克兰人认为这是一次伟大的胜利,并认为乌克兰的民族独立就在眼前。

但乌克兰并没有能够获得独立解放,而是成为了苏联的一部分。苏联认为乌克兰是属于俄罗斯的领土,理应被纳入他们的统治,而乌克兰民族主义者也对苏联采取了敌视态度,双方的冲突日渐激烈。

这种冲突在二战时非常明显,德军对苏联发动进攻的初期,有大量的乌克兰人充当向导,而日后的乌克兰不仅有亲苏游击队,也有亲德国游击队,意图依靠德国获取民族独立,整个乌克兰都乱成一团,也为日后俄乌两国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3.俄乌冲突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乌克兰的民族情绪日益平静,苏联在战后重建时也重点加强了乌克兰的工业水平。

但随后的大量俄罗斯移民加剧了当地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之间的矛盾。对苏联不满的乌克兰人在冷战期间多次反对苏联,尤其是在乌克兰西部。

1986年切尔诺贝利事件发生后,乌克兰各地对苏联政府非常不满,乌克兰的民族主义和独立情绪再次上升。

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也趁机脱离苏联,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乌克兰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工业国家,有很高的农业基础,可以依靠与俄罗斯做生意,销售重工业产品,以换取俄罗斯的低价能源,充分发挥其地理优势,成为俄罗斯连接欧洲的渠道。

但是乌克兰政府和控制乌克兰政府的经济寡头们却采取了去工业化,压榨乌克兰东部人口,竭力融入欧盟体系的策略

这一策略很快就遭到了反弹,不仅乌克兰东部对于乌克兰政府满怀怨恨,乌克兰自身也被西欧各国和美国视为遏制俄罗斯重新崛起的工具。

乌克兰不仅没有获得任何好处,反而变成了棋子。其结果是乌克兰东部地区和乌克兰政府离心离德,乌克兰自身的经济和工业能力也损耗殆尽。

这时的乌克兰就像是一个高压火药桶,随时都有爆炸的风险,尤其是在乌克兰东部先天亲俄的情况下,风险就更加巨大了。

乌克兰东部地区在文化上更加接近俄罗斯,而且有大量的俄罗斯族,因此乌克兰政府很快就将其视作了不稳定因素,并对乌克兰东部进行镇压和管制。

这一策略引发了东部地区的不满和反抗,继而导致了东部地区和乌克兰政府的冲突,而俄罗斯适时的介入则成为了乌克兰眼中的“侵略行为”——在乌克兰,反俄罗斯是一种“政治正确”,为此他们可以和任何人联手,包括乌克兰的纳粹主义分子等,并希望借助西欧各国和美国之手收复“失地”。

在乌克兰东部的民兵组织看来,他们为自己寻求独立和平,乌克兰当局对他们的欺凌难以接受,所以他们选择与俄罗斯结盟。

俄罗斯认为其战略环境受到威胁。如果乌克兰完全倒向西欧和美国,俄罗斯的战略环境将变得非常恶劣。因此,在这一切成为现实之前,俄罗斯必须无论如何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对乌克兰内战的干预是俄罗斯的手段。

在这种情况下,乌克兰的内战本身实际上是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冲突,但背后实际上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长期矛盾美国和西欧国家秘密推动战争越来越激烈。

乌克兰与东乌克兰民兵的战斗,俄罗斯和西方国家的物资援助,甚至直接派出军事顾问和部队,都会使乌克兰的局势越来越混乱。显然,乌克兰能否恢复和平,与东部民兵组织与俄罗斯和解,已经完全不得而知。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